我們經常被問到益生菌的問題,尤其是關於活菌與死菌的選擇。
益生菌(Probiotics)對腸道健康有重要影響,但市場上的益生菌產品眾多,讓人眼花繚亂。到底活菌與死菌有什麼不同?它們對人體的影響又是什麼?今天我們就來深入探討這個話題。
益生菌為什麼有分活菌和死菌?
益生菌是指對人體有益的微生物,主要存在於腸道、發酵食品和保健品中。根據活性狀態的不同,益生菌可分為活菌與死菌:
․ 活菌:在適當條件下仍然存活,能夠進入腸道後繼續繁殖,幫助維持腸道菌群平衡。
․ 死菌:經過熱處理或其他方式滅活,但仍然保留其有益成分,能對人體產生正面作用。
益生菌為什麼會死亡?
益生菌的存活受到多種因素影響,例如:
․ 環境因素:高溫、濕度、氧氣等因素可能會導致活菌死亡,因此益生菌產品需要良好的保存條件。
․ 胃酸與膽鹽:當益生菌進入人體時,需要通過胃部的強酸環境,部分活菌可能無法耐受而死亡。
․ 產品加工:部分益生菌在製作過程中經過高溫殺菌,導致菌體失去活性,但仍保留功能性成分。
活菌的功效
活菌型益生菌能夠在腸道內繁殖並發揮以下功效:
․ 促進腸道健康:調整腸道菌群平衡,幫助消化、減少便秘與腹瀉。
․ 提升免疫力:活菌能夠刺激腸道內的免疫細胞,提高免疫防禦力。
․ 幫助合成營養素:部分益生菌能夠協助合成維生素B群與維生素K。
․ 減少過敏與發炎反應:有些菌株可幫助降低腸道發炎,改善過敏體質。
死菌的功效
雖然死菌無法在腸道內繁殖,但其結構與代謝產物仍具有多種健康益處:
․ 調節免疫系統:死菌的菌體成分能夠刺激腸道免疫細胞,提高免疫力。
․ 抗炎效果:研究發現,死菌仍能抑制腸道發炎反應,對於腸躁症(IBS)患者有幫助。
․ 降低過敏反應:部分死菌有助於減少過敏體質,特別適合對活菌耐受性較低的人群。
․ 穩定性高:死菌不易受溫度、濕度影響,能長時間保存且無需冷藏。
活菌和死菌到底怎麼選?
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益生菌產品,取決於個人的健康需求與生活方式:
․ 腸道健康調理:如果目標是調整腸道菌群、改善便秘或腹瀉,建議選擇活菌型產品,並確保其耐胃酸與膽鹽。
․ 免疫調節與抗炎:若主要需求是提升免疫力或降低腸道發炎,死菌同樣能發揮良好效果。
․ 方便性與耐儲存:活菌產品通常需要冷藏,而死菌則能夠常溫保存,對於長途旅行或外出人士更為便利。
屬於「死菌」的益生菌通常指的是經過熱處理(Heat-killed)、噴霧乾燥或其他滅活技術處理後的益生菌,這類菌雖然已經喪失了繁殖能力,但仍保留其有益成分,如細胞壁成分、代謝產物(後生元)、多醣等,仍能發揮健康功效。
常見的死菌益生菌種類
․ Lactobacillus kefiranofaciens M1(克菲爾乳桿菌M1)
屬於後生元的一種,研究顯示可調節免疫、抗炎、促進腸道健康。
․ Lactobacillus plantarum L-137(L-137植物乳桿菌)
具有增強免疫力的作用,常見於保健食品與機能性飲品中。
․ Lactobacillus rhamnosus GG(LGG滅活菌)
研究顯示,LGG的細胞壁成分即使在滅活後仍能幫助腸道健康、降低腸道發炎。
․ Lactobacillus casei Shirota(滅活版代田菌)
由日本養樂多(Yakult)開發,部分產品使用滅活版本,仍具腸道保健效果。
․ Lactobacillus fermentum CECT5716(滅活版乳酸菌)
研究顯示可增強嬰幼兒與成人的免疫功能。
․ 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 L-92(L-92乳酸菌)
由日本Calpis公司開發,經滅活後可幫助調節過敏體質。
․ Lactobacillus helveticus SBT2171
死菌的特點
․ 更穩定:不易受溫度、濕度影響,方便儲存與運輸。
․ 安全性高:不會導致過度發酵或菌群失衡,適合免疫低下者或特定族群。
․ 仍能發揮免疫調節、抗炎、腸道健康等功效。
添加後生元M1的益生菌品牌
市場上有許多益生菌品牌,其中以營養師輕食和優益生益生菌這兩個品牌,明確在產品中標示出M1的添加,是目前兼具活菌與死菌優勢的產品。
․ 採用多種專利益生菌菌株,確保腸道健康效果。
․ 具備高穩定性配方,不易受環境影響,提升菌株存活率。
․ 含有後生元成分,進一步增強腸道保護力。
無論是選擇活菌還是死菌,關鍵是要挑選品質可靠的產品,並搭配均衡飲食與健康生活習慣,才能真正發揮益生菌的最佳效果。